周末,俄羅斯宣布暫停參與烏克蘭糧食安全運輸協,在全球糧食市場掀起一場巨震。
周一開盤,全球谷物市場的風向標,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小麥期貨跳漲7.3%,觸及10月14日以來最高位;美麥上漲提振了大豆與玉米價格的上漲,CBOT玉米期貨亦跳漲近3%,至10月12日以來最高位7.00美元。
全球谷物價格的“激烈反應”主要是市場對黑海出口中斷風險的擔憂,短期內將支撐全球谷物價格,但對我國市場影響有限。
01 烏糧食出口停滯 俄欲加大供應國際市場
俄羅斯當地時間10月29日宣布暫停執行黑海港口農產品外運協議后,30日,烏克蘭經黑海糧食走廊的糧食出口暫停,當天沒有船只進出黑海港口。
烏克蘭基礎設施部周日表示,由于俄羅斯決定暫停參與谷物出口協議,218艘船只被“有效封鎖”。
烏克蘭一位經紀商稱,在俄羅斯宣布決定后,在烏克蘭黑海港口的糧食采購已經停止。
俄羅斯聯邦委員會(議會上院)副主席科薩喬夫當地時間10月30日通過社交媒體說,俄羅斯糧食今年獲得大豐收,已準備好在國際市場取代烏克蘭供應糧食。據俄方評估,預計在本收獲季,俄羅斯糧食出口量將超過5000萬噸;至少50個國家高度依賴俄羅斯農產品,其中包括較貧窮的非洲國家。
02 糧食價格或漲10%
在俄羅斯宣布將暫停參與執行從烏克蘭港口出口的黑海糧食外運協議后,貿易商正在為糧食價格的新一輪上漲做好準備。
華盛頓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所表示:“其他生產商已經做出了調整。不過隨著市場“消化壞消息”,未來幾天糧食價格可能會上漲5%至10%?!?/font>
盡管如此,農作物期貨價格不太可能像3月份那樣大幅上漲,部分原因是市場已經了解烏克蘭今年的產量將遠遠達不到其預期。
據了解,為了釋放更多糧食供應,在多方斡旋努力下,7月22日俄烏簽署了糧食出口協議,允許烏克蘭三個黑海港口的商船安全出口谷物,該協議原定于11月19日到期。
由于俄烏兩國是全球重要的糧食出口國家,糧食走廊協議的結束將再度對全球農產品市場造成沖擊,不可避免地推高價格。雖然近幾個月來全球糧食價格有所回落,然而,最新的貿易挫折可能會加劇本已嚴重的通貨膨脹,同時加深全球糧食危機。
03 全球糧食供應形勢緊張
俄烏沖突已經持續8個月,這兩個國家都是全球最大的小麥供應國之一,因此谷物市場一直對事態發展非常敏感。
烏克蘭是世界主要的小麥和玉米出口國,也是頭號葵花籽油出口國。俄烏沖突爆發后,小麥價格曾經在3月初創下13.64美元的歷史新高。
糧食走廊的暫停,將會引發芝加哥市場的買盤狂潮,因投資基金持有凈空頭頭寸。截至當前,CBOT小麥期貨上漲5.6%,盤中最高893.25美分/蒲式耳。
目前,在其他主要出口國小麥供應正在減少。阿根廷的干旱和澳大利亞東部的暴雨加劇了供應擔憂,提升了人們對南半球小麥出口國即將到來的收成的疑慮。
除了小麥之外,通常情況下,全球每年約五分之一的玉米貨物和大部分葵花籽油運輸都依賴黑海地區。
然而,隨著出口的減少,黑海協議的提前終止使農民賴以種植充足作物的主要化肥出口路線面臨風險。同時,也意味著農民可能面臨小麥和玉米儲存空間不足、無處可去的問題。
來源:智通財經網、財聯社、文華財經、博易大師,中華糧網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