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南方稻谷減產和國際大米價格上漲帶動,近期國內稻米市場有所回暖,市場主體看多預期一度增強,但當前國際形勢復雜,國內中晚稻上市漸入高峰,后期稻米市場走勢可能弱于預期。
隨著中晚稻陸續成熟,收獲進度不斷加快,上市旺季逐漸來臨,新稻供應壓力也隨之開始增大。而國慶假期到來,并沒有帶動大米終端需求恢復。隨著美聯儲激進加息,全球大宗商品持續下跌,后期國內稻米市場走勢變數增大。
收獲陸續展開 中晚稻按下快進鍵
6月下旬以來,長江流域大部分地區持續高溫少雨,局部旱情對中晚稻生產帶來嚴峻挑戰。在政策支持下,秋糧生產形勢向好,稻谷除南方略有減產外,總體豐收在望。
9月下旬起,全國秋糧大規模收獲陸續展開。由于氣溫同比偏高,全國大部地區天氣持續晴好,今年中晚稻成熟快于上年,收獲進度也同比略快。截至9月26日,全國秋糧收獲已超過3.2億畝,完成25.1%,進度同比快1.2個百分點。分區域看,西南地區收獲65%,長江中下游及華南地區過37.2%,西北地區近30.6%,華北和黃淮海17.3%,東北地區已收8.8%。
米企開工提升 稻米市場穩中略強
受國際米價上漲、南方稻谷減產、加工企業庫存偏低等因素影響,近期市場看漲預期增強,備貨開始增加,米企加大對質量好的稻谷采購力度,稻米價格總體穩中偏強。
9月27日,黑龍江建三江地區普通圓粒粳稻收購價2640元/噸,吉林糧批市場收購價2820元/噸,周環比均持平。江蘇泰州普通粳稻收購價2800元/噸,普通粳米出廠價3540元/噸,“9108”優質稻收購價3100元/噸,“9108”優質粳米出廠價4140元/噸,周環比均持平。安徽巢湖普通粳稻收購價2700元/噸,周環比回落40元/噸;普通粳米出廠價3620元/噸,持平。湖北中晚秈稻收購均價2590元/噸,周環比上漲2元/噸;中晚秈米出廠均價3984元/噸,上漲5元/噸;早熟中稻水分13.5%~14%、出米率65%~66%的“豐兩優”稻谷收購價2560~2600元/噸,較前期上漲40~80元/噸。
湖南長沙中晚秈稻收購價2620元/噸,中晚秈米批發價3800元/噸,周環比均持平。江西南昌中晚秈稻收購價2600元/噸,周環比持平;中晚秈米批發價3690元/噸,上漲80元/噸。浙江杭州糧油批發市場江蘇產優質晚粳米4460元/噸,黑龍江產優質晚粳米5660元/噸,安徽產普通晚粳米4400元/噸,普通晚秈米4860元/噸,周環比均持平;衢州市糧食批發市場安徽產標一晚粳米4460元/噸,黑龍江產優質晚粳米5220元/噸,普通晚秈米4500元/噸,均保持穩定。福建全省中晚秈米批發價4500元/噸,粳米批發價5010元/噸,周環比均持平。
受南方稻谷減產、質量下降和陳稻市場行情向好等因素影響,近期最低收購價稻谷拍賣成交繼續小幅增加,尤其是中晚秈稻的成交增加明顯。9月26日,國家共投放最低收購價稻谷61.3萬噸,同比略增1.1萬噸;實際成交3.2萬噸,同比增加1.2萬噸;成交率5.2%,同比增加1.9個百分點。本周成交的中晚秈稻為2.662萬噸,主要在河南、安徽和湖北三省,占總成交的八成多,其中安徽成交中晚秈稻1.7萬噸,是所有主產區中成交最好的省份。從年份看,2021年中晚秈稻成交1.4288萬噸,成交最好;成交率70.13%,周環比增加12個百分點。
截至9月27日,2022年以來共計投放最低收購價稻谷2940.6萬噸,累計成交63.4萬噸,成交率2.16%;成交量同比大幅減少478.6萬噸,減幅88.3%。其中,粳稻成交48.7萬噸,中晚秈稻成交14.5萬噸,早秈稻成交2.03萬噸。
供應小幅增加 碎米價格穩中走弱
近期,隨著印度停止出口碎米事件的發酵,國際碎米價格一度大漲,但前期價格一直堅挺的國內碎米價格近期卻穩中有所回落。上周,黑龍江雞西加工企業碎米出廠價2500元/噸,吉林德惠2640元/噸,周環比回落200元/噸;江西撫州2800元/噸,湖北荊州2840元/噸,持平;安徽巢湖2700元/噸,回落20元/噸。
碎米價格走弱,帶動油糠等大米副產品價格下降。上周,黑龍江雞西加工企業油糠出廠價2800元/噸,湖北荊州3020元/噸,周環比均持平;吉林德惠2920元/噸,下跌80元/噸;江西撫州3000元/噸,下跌60元/噸;安徽巢湖3000元/噸,回落40元/噸。
分析其原因:一是隨著開學季以及國慶節的到來,大米需求增加,企業開工提升,在增加大米供應的同時,副產品生產也同樣增加。尤其是南方地區新稻質量同比略差,碎米率同比偏高,也加大了碎米供應量。二是近期大米價格有所走強,而飼料原料價格出現下滑,米廠對副產品的挺價意愿減弱。三是隨著美聯儲暴力加息,大宗產品出現大幅回落,玉米價格出現下跌,碎米作為玉米的替代產品也受到連累。四是外圍碎米價格走低。印度限制碎米出口后,近期又將碎米出口期限延長至9月30日,短期碎米供應并未出現實質性下降,國際碎米價格出現回落。上周,泰國白碎米FOB報價392美元/噸,周環比下跌5美元/噸,止漲回落。
美元持續走強 國際大米強勢上漲
受美聯儲激進加息的影響,美元持續走強,尤其是9月份美聯儲加息75個基點后,美元再度走強,但在印度限制大米出口政策的影響持續發酵下,以美元為計價單位的國際大米仍舊逆勢上漲,不過漲勢有所放緩,多國大米價格紛紛創出一年半以來的高點。
上周,泰國5%破碎率白米報價446美元/噸,100%B級白米461美元/噸,周環比均上漲2美元/噸;優質蒸谷米466美元/噸,100%蒸谷米461美元/噸,均下跌1美元/噸。越南5%破碎率白米408~412美元/噸,周環比上漲5美元/噸;25%破碎率白米383~387美元/噸,持平。印度5%破碎率白米378~382美元/噸,周環比上漲13美元/噸;25%破碎率白米368~372美元/噸,上漲10美元/噸;蒸谷米378~382美元/噸,2%破碎率巴斯馬蒂香米1500美元/噸,均持平。巴基斯坦5%破碎率白米423~427美元/噸,25%破碎率白米405~409美元/噸,周環比均上漲10美元/噸;2%破碎率巴斯馬蒂香米1400美元/噸,大漲50美元/噸。主要是受國內洪災減產和海外需求共同提振。
目前,影響國際大米走勢的因素十分復雜。受印度和中國稻米減產影響,今年全球大米庫存下降,但總體供應仍處于較高水平。前期因受印度限制大米出口和泰國、越南兩國欲聯手推高米價等因素影響,國際大米價格快速上漲。
9月21日,印度表示正考慮允許更多大米免稅出口,甚至延長碎米出口期限至9月30日。越南農業與農村發展部部長則表示,越南沒有與泰國達成聯合提高大米價格的協議。由于國際大米價格受印度、泰國和越南等主要出口國影響較大,密切關注其政策變化,并及時調整應對策略。
上漲基礎不牢 后市可能弱于預期
受南方稻谷減產和國際大米價格上漲帶動,近期國內稻米市場有所回暖,市場主體看多預期一度增強,但當前國際形勢非常嚴峻,稻米市場上漲基礎并不牢固,后期走勢可能會弱于預期。
在美聯儲激進加息下,全球大宗商品跌聲一片,原油價格從年內高點130元/桶回落至本周一的不到77美元/桶,跌幅超過1/3,部分有色金屬品種跌幅甚至出現腰斬,小麥、玉米等糧食品種也從高位大幅回落。在全球大宗商品先后出現大跌的情況下,供應總體不缺的全球大米市場預計難以獨善其身,后期沖高回落的可能性不斷增大。
我國南方稻谷雖有所減產,但北方稻谷豐收在望,全國總體仍可能產大于需,且產量可能好于預期,加上我國稻谷庫存較高,市場上漲將面臨較大的供應壓力。而國慶節后,大米需求又將進入傳統淡季,加上受疫情和維穩影響,國內人口流動性依然較低,企業受疫情影響開工率降低,用工減少也將導致大米需求低于上年同期。
因此,后期稻米市場面臨的形勢可能更為復雜,前期因中晚秈稻可能減產及國際米價上漲等利好因素提振的市場情緒可能會逐步降低,預計后期稻米走勢可能弱于預期。
不過,今年國家繼續對主產區中晚稻實施最低收購價政策,中晚秈稻和粳稻最低收購價分別為1.29元/斤、1.31元/斤,較上年略有提升。近期因稻米市場有所上漲,大部分地區收購價格仍高于最低收購價,短期預案啟動概率不大,但黑龍江稻谷仍產大于需,最低收購價預案啟動的可能性較大。
其他主產區短期啟動預案的可能性雖不大,但若后期全球經濟形勢繼續惡化,國內稻米市場也難免會受牽連,不排除南方部分地區會啟動預案。不過,啟動的時間可能偏晚,啟動的范圍將會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