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日報
2月10日凌晨,美國農業部公布了2月供需報告,報告下調南美大豆產量,且交易商預估在后續報告中南美產量還將繼續下調。報告公布后,美豆3月合約跳漲25.75美分/蒲式耳,觸及八個月新高。美豆上漲帶動美玉米、美麥跟漲,國際農產品板塊價格重心再度上移。
不過,周四(2月10日),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農產品期貨上演沖高回落行情。截至今晨收盤,CBOT農產品期貨主力合約普遍下跌,大豆期貨跌1.36%,報1573美分/蒲式耳;玉米期貨跌0.77%,報641.75美分/蒲式耳;小麥期貨跌1.75%,報771.25美分/蒲式耳。
南美干旱影響持續,巴西大豆產量、出口均下調
2月初南美干旱天氣引發市場對全球大豆供應緊張的擔憂,同時也增加了國際買家對美國作物產量的采購需求,美豆期價在春節前開啟新一輪漲勢。統計數據顯示,美豆期價1月上漲超過11%,2月至今累計上漲超7%,主要受到南美干旱擔憂的推動,市場擔心南美減產將帶來國際市場采購需求轉向美國,進而對美豆出口需求形成提振。
因本年度巴西關鍵產區天氣干燥,交易商紛紛下調巴西大豆產量前景。2月報告公布前,布宜諾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將阿根廷2021/2022年度大豆播種面積預估下調10萬公頃,至1630萬公頃。巴西農業咨詢機構AgRural連續2次下調巴西2021/2022年度大豆產量預估。AgRural表示,調降產量預估主要原因是,巴西南部大多數州及南馬托格羅索州大豆單產近期受到干燥炎熱天氣侵擾。AgRural也下調馬托格羅索州作物產量預估,因降雨量高于均值。巴西另一分析機構AgResource也相應下調了巴西大豆產量,預計2021/2022年度大豆產量為1.25億噸,低于此前市場預期的1.31億噸。
以上兩家機構都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兩次下調產量預估,這也反映出巴西干旱天氣引發了市場對大豆產量前景的擔憂。布宜諾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上周四將阿根廷2021/2022年度大豆產量預估從4400萬噸下調至4200萬噸。
2月10日凌晨,美國農業部公布的月度供需報告顯示,阿根廷大豆產量為4500萬噸,較1月報告預估下調150萬噸,略高于此前分析師預估的4451萬噸。巴西大豆產量為1.34億噸,較1月報告預估下調500萬噸,略高于分析師預估的1.3365億噸。報告公布后,CBOT市場交易商表示南美干旱天氣導致的減產預期依然延續,USDA在未來的報告中還將繼續下調南美產量預估,預計巴西大豆產量將下調至1.25億噸的低位水平。
報告下調巴西玉米產量預估,美玉米跟隨大豆上漲
本周初,美豆強勢拉升帶動春節后美玉米期價跟隨上漲。交易商表示,預報阿根廷和巴西部分地區將出現干燥天氣,加劇該地區作物產量面臨的威脅。報告公布前巴西經紀公司StoneX將巴西首茬玉米產量預估從2680萬噸下調至2530萬噸。同時,該公司下調巴西玉米總產量預估至1.161億噸,上月預估為1.175億噸。美國農業部在2月報告中將巴西玉米產量預估從1月份的1.15億噸下調至1.14億噸,這一數據高于分析師預估的1.1363億噸。經紀商表示,美國農業部還將進一步下調南美玉米產量預估,主要是考慮到南美惡劣天氣對國際谷物市場帶來的影響。
回顧本輪美玉米跟隨美豆價格上漲的行情,其主要拉升動力來自于供應端的擔憂。需求方面,投資者擔心主要玉米采購國需求減弱,會對國際玉米價格形成一定的拖累。美國農業部上周四公布的數據顯示,民間出口商取消38萬噸原定于2021/2022市場年度付運至中國的玉米銷售訂單。美國農業部海外農業服務局(FAS)駐北京辦事處發布報告表示,預計到2022年底中國飼料需求上升,但是中國玉米產量將較2021年增加,主因是播種面積增加,預計2021/2022年度中國進口玉米比美國農業部官方預估低。FAS預計,隨著進口玉米庫存最終進入市場,中國玉米價格也將從2021年的高位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