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麥
本周我省小麥平均收購價格略有上漲。
一、市場價格監測
全省糧油市場價格監測數據顯示,本周我省小麥(國標三等)平均收購價格為1.523元/斤,較上周上漲0.005元/斤,漲幅0.33%,較去年同期上漲0.256元/斤,漲幅20.21%;平均出庫價格為1.542元/斤,較上周上漲0.005元/斤,漲幅0.33%,較去年同期上漲0.255元/斤,漲幅19.81%。
分市看,廊坊小麥收購價格最高,為1.55元/斤;定州收購價格為1.54元/斤;辛集、邯鄲收購價格為1.53元/斤;石家莊、保定、邢臺收購價格為1.52元/斤;滄州、衡水收購價格為1.51元/斤;唐山小麥收購價格最低,為1.50元/斤。
本周我省重點監測購銷企業小麥平均入庫價格為1.534元/斤,較上周上漲0.004元/斤;平均出庫價格為1.550元/斤,較上周上漲0.003元/斤。其中雄縣國家糧食儲備庫收購價格最高,為1.60元/斤,固安縣利源糧油貿易有限公司收購價格最低,為1.49元/斤。
二、市場動態報道
?。?、現貨市場:10月13日,河北地區:邢臺地區面企普麥凈糧進廠價1.575-1.6元/斤;邯鄲地區面企普麥凈糧進廠價1.584-1.585元/斤;霸州地區面企普麥凈糧進廠價1.605元/斤;衡水深州地區面企普麥凈糧進廠價1.595元/斤;保定雄縣地區面企普麥凈糧進廠價1.605元/斤。河南地區:駐馬店地區面企普麥凈糧進廠價1.57-1.575元/斤;新鄉地區面企普麥凈糧進廠價1.567-1.588元/斤;安陽地區面企普麥凈糧進廠價1.565-1.585元/斤;商丘地區面企普麥凈糧進廠價1.575元/斤左右。山東地區:德州地區面企普麥凈糧進廠價1.56-1.575元/斤;菏澤地區面企普麥凈糧進廠價1.566-1.595元/斤;濟南地區面企普麥凈糧進廠價1.575元/斤;濟寧地區面企普麥凈糧進廠價1.575-1.595元/斤;聊城地區面企普麥凈糧進廠價1.56-1.575元/斤。江蘇地區:宿遷地區面企普麥凈糧進廠價1.565元/斤;徐州地區面企普麥凈糧進廠價1.585元/斤。安徽地區:亳州地區面企普麥凈糧進廠價1.56-1.57元/斤;淮北濉溪地區面企普麥凈糧進廠價1.55元/斤。
2、期貨市場:10月12日,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軟紅冬小麥期貨市場收盤下跌,截至收盤,12月期約收低18.75美分,報收882.25美分/蒲式耳;3月期約收低18美分,報收899美分/蒲式耳;5月期約收低16.75美分,報收907.25美分/蒲式耳。10月13日,鄭州商品交易所普麥PM303合約結算價1.561元/斤,強麥WH303合約結算價1.599元/斤。
三、市場分析
本周我省小麥市場價格呈現高位上漲趨勢,主要受面粉加工企業提價收購拉動,同時也是成本上漲、需求推動以及政策利多綜合影響的結果,具體分析如下:
一是小麥價格的支撐因素增強。就當前階段來看,臨儲小麥銷售提價重啟和2023年小麥最低收購價提高兩項政策面利多落地,農戶余糧進入低位水平,渠道庫存水平依然處于高位提高了小麥成本,面粉消費需求增加提振面企采購力度。俄烏局勢動蕩繼續推動國際小麥期貨盤面上漲,進而影響國內消費心理。
二是小麥階段性上漲行情或會持續一段時間。國慶節后,受秋收秋種、連續陰雨天氣等因素影響,市場小麥上量較少,而部分大型面企考慮到疫情的不確定性以及后期面粉需求回暖等因素,適度提價增加備貨和庫存,甚至有部分企業表示如提價后沒有足夠上量的話,依舊有議價空間。
三是后期小麥市場供應量或有所增加。從目前看,2022年小麥產量至少等于或略大于常年,而之前高位站崗的小麥渠道庫存企業和貿易商的持倉成本還在不斷增加,或許會有部分持糧主體趁此次反彈積極售糧,還有部分地方儲備企業出于對后期麥市的不確定性,極有可能選擇在市場價格高位時加大輪出數量,增加市場供應量。
總體來看,隨著面粉消費需求的回暖,小麥市場購銷也會更加活躍,持糧主體庫存成本高企依然對小麥價格形成支撐,小麥有望階段性回暖,但上行空間不會太大,接下來需重點關注臨儲小麥和各級儲備小麥的投放情況。
玉 米
本周我省玉米市場價格小幅上漲。
一、市場價格監測
全省糧油市場價格監測數據顯示,本周我省玉米平均收購價格為1.36元/斤,較上周上漲0.005元/斤,漲幅0.37%,較去年同期上漲0.024元/斤,漲幅1.85%;平均出庫價格為1.385元/斤,較上周上漲0.006元/斤,漲幅0.44%,較去年同期上漲0.065元/斤,漲幅4.92%。
分市看,張家口、唐山、廊坊收購價格較高,為1.39元/斤;秦皇島為1.382元/斤;石家莊、承德、邯鄲為1.36元/斤;邢臺、衡水為1.35元/斤;辛集為1.34元/斤;定州收購價格最低,為1.33元/斤。
本周我省重點監測購銷企業玉米平均入庫價格為1.368元/斤,較上周上漲0.003元/斤,平均出庫價格為1.386元/斤,較上周上漲0.004元/斤。其中正定縣惠華省級糧油儲備有限公司入庫價格最高,為1.43元/斤,河北滄州國家糧食儲備庫入庫價格最低,為1.32元/斤。
二、市場動態報道
1、現貨市場:哈爾濱地區玉米收購價格為1.32-1.33元/斤,長春地區玉米出庫價格為1.37-1.38元/斤,山東青島地區貿易商玉米收購價格1.42元/斤,水分15%左右;飼料企業收購價格1.41-1.415元/斤,水分15%以內。
2、港口方面:錦州港地區水分14%玉米收購價1.41-1.42元/斤,鲅魚圈港地區水分14%玉米收購價1.41-1.42元/斤。廣東蛇口港地區水分15%玉米散糧成交價1.46-1.475元/斤。
3、期貨市場:10月13日,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收盤上漲,成交最活躍的12月期約交易區間在684美分到699.50美分。10月13日大商所主力合約收盤價1.421元/斤。
三、市場分析
本周,我省玉米市場價格穩中略漲,后市來看玉米整體供應充足,價格預計波動不大,具體分析如下:
一是由于受今年南旱北澇的天氣影響,使得玉米上市時間較正常時間有所推遲。按照之前的經驗,國慶長假結束后,國內新玉米將迎來大量集中上市,但是近期全國出現了大范圍的雨雪、大風及降溫天氣,使得無論是玉米的收獲還是晾曬均受到了一定影響,玉米上市推遲。從上市節奏來看,10月之后收割的玉米要等到大量上市恐怕要到11月以后。
二是飼料需求增加,深加工需求較弱。養殖飼料方面,由于生豬養殖利潤較高,市場補欄仔豬積極性高漲,三季度養殖端壓欄惜售以及二次育肥,年底生豬出欄可能會達到高峰,豆粕價格持續走高,玉米需求增加。深加工需求偏弱,開機率下滑。由于深加工虧損,開機率一直持續低位。數據顯示,截至9月28日,深加工開機率為45.42%,較前一周下降1.37%,且近1月開機率維持50%以下。
三是俄烏沖突恐升級,玉米進口擔憂繼續。根據海關進口數據,8月中國玉米進口量180萬噸,其中來自美國的有178萬噸,烏克蘭僅有209噸。上半年自俄烏沖突后,中國從美國的玉米進口量仍為主流,在此前美盤玉米采購價格過高的前提下,也讓進口商轉向巴西和烏克蘭的產區,理論上巴西的檢驗合格以及烏克蘭通道的開啟都將為后期的買船帶來其他補充。如果俄烏戰事升級,后期進口成本將在烏克蘭玉米到貨受限,以及巴西農民惜售情緒的影響下面臨價格上行的壓力。進口價格的上行或將為國內的玉米價格帶來進一步支撐。
總的來看,受玉米上市時間推遲,國內玉米需求增加及進口玉米前景不明的影響,預計近期玉米價格將維持較強走勢。
成品糧
一、面粉
全省糧油市場價格監測數據顯示,本周我省集貿市場面粉(富強粉,25公斤/袋)平均批發價為1.93元/斤,較上周上漲0.01元/斤,漲幅0.52%,較去年同期上漲0.22元/斤,漲幅12.87%;平均零售價為2.03元/斤,較上周上漲0.01元/斤,漲幅0.50%,較去年同期上漲0.23元/斤,漲幅12.78%。
本周我省重點超市面粉(富強粉,10公斤/袋)五得利品牌平均零售價為2.66元/斤,與上周持平,重點批發市場面粉(富強粉,25公斤/袋)五得利品牌平均批發價為1.90元/斤,較上周上漲0.01元/斤。
本周我省面粉價格基本保持平穩,市場需求依然表現平淡,節日效應對下游消費的提振有限,經銷商備貨意愿一般,粉企對面粉提價較為謹慎。近期麩皮市場表現強勁,相應降低了粉企挺價面粉的心理。10月13日,滄州泊頭地區60粉1.76元/斤;石家莊趙縣地區30粉1.82元/斤,50粉1.78元/斤;邢臺寧晉地區30粉1.83元/斤,40粉1.79元/斤,60粉1.76元/斤;邯鄲大名地區30粉1.80元/斤,60-70粉1.72-1.76元/斤。
本周我省麩皮市場價格繼續走強,一方面,進入10月份,氣溫逐漸轉涼,飼用需求增加,生豬價格不斷走強利好養殖規?;厣?,疊加蛋白粕價格上漲帶動麩皮市場價格走強。另一方面,制粉企業開機偏低,麩皮產出有限,產品供不應求也推動了價格上漲。10月13日,滄州泊頭地區麩皮1.18元/斤;石家莊趙縣地區麩皮1.20元/斤;邢臺寧晉地區麩皮1.20元/斤;石家莊無極地區麩皮1.21元/斤;邯鄲大名地區麩皮1.22元/斤。
預計短期內我省面粉價格將以平穩運行為主。
二、大米
全省糧油市場價格監測數據顯示,本周我省集貿市場東北圓粒粳米(25公斤裝)平均批發價為2.47元/斤,與上周持平,較去年同期下降0.04元/斤,降幅1.59%;平均零售價為2.61元/斤,較上周持平,較去年同期下降0.03元/斤,降幅1.14%。
從本周報價看,承德、張家口、衡水批發均價偏高,價格在2.61-2.72元/斤之間,其他地區批發價在2.31-2.59元/斤之間。大中型超市金龍魚大米平均零售價為3.88元/斤,重點批發市場大米平均批發價格為2.41元/斤。
本周我省大米價格保持平穩,影響后期價格走勢的主要因素具體分析如下:
一是預計今年將啟動托市收購,保證農戶種植收益。農戶種植普通圓粒水稻的比例非常大,單一依靠米業加工是無法消化的,而隨著居民飲食結構的變化,大米市場長期處于供大于求的狀態。在供大于需的市場情況下,稻谷價格走弱。
二是國內大米現貨價格上漲動力明顯不足。今年疫情反反復復,下游消費更加萎縮,新米上市已有近一個月,但整體銷量差強人意。接下來國內氣溫出現明顯下降,大米的保管條件也相對利好,有利于大米銷售。但經銷商仍以剛需為主,需關注各地托市啟動的時間和入庫情況。
三是基于種植成本以及政策尚未落地影響,東北產區米價繼續走低的空間相對有限,特別是優質稻谷。當前從副產品價格來看,新糧集中上市期間,國內糠價不跌反漲,市場行情與稻谷價格走勢有所不同。
總體來看,預計大米市場價格短期內仍將以平穩運行為主。
三、豆油(小包裝)
全省糧油市場價格監測數據顯示,本周我省集貿市場豆油(小包裝5L/桶)平均批發價格為6.34元/斤,較上周下跌0.04元/斤,較去年同期上漲0.80元/斤,漲幅14.44%;平均零售價格為6.87元/斤,較上周下跌0.02元/斤,較去年同期上漲0.84元/斤,漲幅13.93%。
本周我省超市豆油(金龍魚,小包裝5L/桶)平均零售價格為7.20元/斤,與上周持平;批發市場豆油(小包裝5L/桶)平均批發價格為6.14元/斤,較上周下跌0.01元/斤。
期貨市場:周四,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大豆期貨市場收盤互有漲跌,其中基準期約收低0.1%。小麥和玉米期貨價格上漲,提振了豆價,但南美在全球市場繼續對美國大豆構成激烈競爭,制約了豆價漲幅。截至收盤,大豆期貨下跌0.25美分/蒲式耳到上漲6.50美分/蒲式耳不等,成交最活躍的11月期約交易區間在13.79美元/蒲式耳到14.05美元/蒲式耳。
分析后期影響國內豆油市場的主要因素:
一是國產新季大豆集中收獲上市,產量預期大幅增長,貿易主體觀望氣氛加劇,價格呈高開低走態勢。10 月份國產大豆集中收獲上市,由于品種、水分和品質等差異,收購主體以質論價,優質優價特征明顯。其中東北地區新豆毛糧收購價 5500~5860 元/噸,南方安徽、江蘇等地新豆毛糧價格 6250~6500 元/噸,部分地區比上周同期下跌 40~100 元/噸。
二是進口大豆方面, 從到港量預估來看,11月以后國內進口大豆到港將大幅增加,能夠有效緩解目前國內進口大豆和豆粕的緊張格局。但需注意美國密西西比河水位下降對國內大豆到港的影響。因為從買船結構來看,國內油廠10月和11月買船集中在美國大豆,而密西西比河作為美豆內陸運輸的主要通道,水位下降對載運量的壓縮將大幅限制美灣大豆的裝運節奏。目前,船運機構已將美豆發往中國的10月船期裝運量較前期下調140萬噸,或對我國11月、12月大豆的到港量形成影響。
三是豆粕方面,從消費來看,8月中下旬以后國內豆粕消費開始不斷好轉。一方面與8月底啟動的中秋、國慶雙節備貨有關,另一方面是因為中下游市場的一致性預期。在逐漸感受到現貨供應緊張和價格不斷上漲以后,中下游企業的采購心態發生變化,開始主動采購遠月基差和增加庫存。
總體來看,預計短期內國內豆油價格將有所下跌。
花生油(小包裝)
全省糧油市場價格監測數據顯示,本周我省集貿市場花生油(小包裝5L/桶)平均批發價格為14.21元/斤,較上周下跌0.04元/斤,跌幅0.28%,較去年同期上漲0.04元/斤,漲幅0.28%;平均零售價格為15.21元/斤,較上周下跌0.01元/斤,較去年同期上漲0.25元/斤,漲幅1.67%。
本周我省超市花生油(魯花,小包裝5L/桶)平均零售價格為17.51元/斤,與上周持平。批發市場花生油(小包裝5L/桶)平均批發價格為14.96元/斤,較上周上漲0.10元/斤。
分析后期影響花生油市場的主要因素:
一是東北遼寧等局部產區管控加強,花生交易略受到影響,干貨好貨價格穩定,差貨價格稍有震蕩,局部小幅下調。河南白沙產區整體交易平穩,客商拿貨積極性稍有減弱,局部大花生價格略有輕微下調,幅度不大。二是河北灤縣產區花生上貨量不大,農戶賣貨積極性不高,主流交易基本穩定,以質論價成交。目前308新花生通果價格在3.70元/斤左右,308花生通貨米價格在5.20-5.40元/斤。小日本通果價格在3.70元/斤左右,小日本通米價格在5.25-5.30元/斤。
總體來看,預計近期花生油價格將維持平穩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