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麥
本周我省小麥平均收購價格小幅上漲。
一、市場價格監測
全省糧油市場價格監測數據顯示,本周我省小麥(國標三等)平均收購價格為1.543元/斤,較上周上漲0.004元/斤,漲幅0.26%,較去年同期上漲0.266元/斤,漲幅20.83%;平均出庫價格為1.565元/斤,較上周上漲0.009元/斤,漲幅0.58%,較去年同期上漲0.268元/斤,漲幅20.66%。
分市看,廊坊、辛集、邢臺小麥收購價格最高,為1.56元/斤;保定收購價格為1.55元/斤;邯鄲、石家莊、定州收購價格為1.54元/斤;滄州、衡水收購價格為1.53元/斤;唐山小麥收購價格最低,為1.52元/斤。
本周我省重點監測購銷企業小麥平均入庫價格為1.561元/斤,較上周上漲0.008元/斤;平均出庫價格為1.577元/斤,較上周上漲0.009元/斤。其中河北邢臺國家糧食儲備庫有限公司收購價格最高,為1.60元/斤,固安縣利源糧油貿易有限公司收購價格最低,為1.49元/斤。
二、市場動態報道
?。?、現貨市場:10月26日,河北地區:石家莊藁城地區面企普麥凈糧進廠價1.60元/斤;滄州地區面企普麥凈糧進廠價1.575-1.60元/斤;邢臺任澤地區面企普麥凈糧進廠價1.59元/斤;衡水深州地區面企普麥凈糧進廠價1.61元/斤。邢臺柏鄉地區面企普麥凈糧進廠價1.635元/斤。河南地區:周口項城地區面企普麥凈糧進廠價1.57元/斤左右;洛陽地區面企普麥凈糧進廠價1.58元/斤左右;安陽地區面企普麥凈糧進廠價1.62元/斤左右,駐馬店遂平地區面企普麥凈糧進廠價1.605元/斤。山東地區:菏澤曹縣地區面企普麥凈糧進廠價1.61元/斤左右;濰坊濱海地區面企普麥凈糧進廠價1.62元/斤;泰安寧陽地區面企普麥進廠價1.58元/斤;濱州鄒平地區面粉加工企業普麥凈糧進廠價1.59-1.6元/斤。江蘇地區:泰州興化地區面企普白麥凈糧進廠價1.605元/斤;泰興地區面企普紅麥凈糧進廠價1.57元/斤。安徽地區:宿州泗水地區高筋白麥毛糧出貨價1.58元/斤左右;宿州埇橋地區面企普麥凈糧進廠價1.57元/斤左右。
2、期貨市場:10月26日,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軟紅冬小麥期貨收盤上漲,截至收盤,12月期約收高5.75美分,報收840.50美分/蒲式耳;3月期約收高5.25美分,報收859.50美分/蒲式耳;5月期約收高4.5美分,報收869.75美分/蒲式耳。鄭州商品交易所10月26日普麥PM303合約結算價1.561元/斤,強麥WH303合約結算價1.64元/斤。
三、市場分析
本周我省小麥市場價格重心上移,但上移速度減緩,調價幅度略顯謹慎,在漲價有量,落價無量的市場氛圍下,更是拉高了人們對小麥價格后市的預期,具體分析如下:
一是貿易商看漲心態較強。本輪小麥上漲持續時間較長,少數持糧貿易商選擇落袋為安,售糧積極,但大部分貿易商惜售情緒較濃,還在等待春節前的上漲節點,市場小麥上量并未出現明顯增加,麥價行情依然保持強勢運行。
二是加工企業采購積極。隨著面粉消費需求回暖,經銷商備貨積極,面企訂貨量、銷售量均有明顯改善,企業提價收購意愿較強。目前我省大型面企的小麥到廠價都超過1.60元/斤,由于貿易商是目前小麥供應的主渠道,在與面企的博弈下,預計麥價重心或繼續上移。
三是政策糧拍賣持續進行。本周國家臨儲小麥和地方儲備小麥繼續投放,國家臨儲小麥由于覆蓋區域有限,加之參拍的小麥年限較長,雖是高溢價成交,但對華北地區麥市影響不大,地方儲備小麥由于投放數量少,價格相對高,多為大型粉廠采購。
總的來看,當前的小麥市場整體保持偏強運行,雖然個別地區出現小幅度震蕩,但依舊阻擋不了其上漲的步伐。不過鑒于現階段滯留在基層的余糧比較多,也有面臨量壓的風險。
玉 米
本周我省玉米市場價格小幅上漲。
一、市場價格監測
全省糧油市場價格監測數據顯示,本周我省玉米平均收購價格為1.37元/斤,較上周上漲0.005元/斤,漲幅0.37%,較去年同期上漲0.064元/斤,漲幅4.90%;平均出庫價格為1.392元/斤,較上周上漲0.005元/斤,漲幅0.36%,較去年同期上漲0.063元/斤,漲幅4.74%。
分市看,張家口、唐山、邢臺價格較高,為1.39元/斤;秦皇島價格為1.38元/斤,廊坊、石家莊、保定、辛集為1.37元/斤;承德為1.36元/斤;邯鄲、滄州、衡水、定州為1.35元/斤。
本周我省重點監測購銷企業玉米平均入庫價格為1.381元/斤,較上周上漲0.003元/斤,平均出庫價格為1.397元/斤,較上周上漲0.004元/斤。其中博野國家糧食儲備庫入庫價格最高,為1.45元/斤,河北滄州國家糧食儲備庫入庫價格最低,為1.32元/斤。
二、市場動態報道
1、現貨市場:哈爾濱地區玉米收購價格為1.30-1.31元/斤,長春地區玉米出庫價格為1.365-1.375元/斤,山東青島地區貿易商玉米收購價格1.42元/斤,水分15%左右;飼料企業收購價格1.42-1.425元/斤,水分15%以內。
2、港口方面:錦州港地區水分14%玉米收購價1.41-1.42元/斤。鲅魚圈港地區水分14%玉米收購價1.41-1.42元/斤。廣東蛇口港地區水分15%玉米散糧成交價1.475-1.485元/斤。
3、期貨市場:10月27日,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收盤下跌,成交最活躍的12月玉米合約收低2-3/4美分,結算價報每蒲式耳6.82-1/4美元。10月27日大商所主力合約收盤價1.437元/斤。
三、市場分析
當前處于玉米上市高峰期,從近期港口主流報價情況看,現貨價格并沒有因為新糧集中上市遭受過于沉重的壓力,相反現貨走勢要強于期貨市場,具體分析如下:
一是從中短期玉米現貨上市節奏和市場承接能力來看,由于今年春節較為提前,玉米銷售可能呈現階段性態勢,而非完全集中在年前,這樣的分流模式可能也會削減現貨對于市場價格的沖擊力。此外,收儲企業積極入市,包括飼料等加工企業的后續入市,給市場帶來一定的積極氛圍。從市場成交情況看,在新糧上市期間,市場的承接能力當前是可觀的。
二是從拍賣情況看,未來需求預期較為樂觀。全國總體預估產量在2.6億噸左右,在新糧上市前期,從玉米拍賣情況看,市場入市意愿相對積極,對于陳玉米的采購成交情況也相對較好,這也預示著市場對未來需求預期較為樂觀。
三是受全球通脹因素影響導致的玉米到岸價提升影響,國內玉米進口量較上一年度回落,國內玉米受追捧也是提升期現貨價格強勢的重要因素之一。海關總署數據顯示,9月國內進口玉米數量保持在153萬噸左右,環比下降15%,同比回落57%左右。對比過去3年的玉米進口數據,2022年月度進口量大幅低于2021年同期。有數據顯示,未來美國玉米出口進程也會相對放緩,并與國內玉米上市進程形成時間差,相信這種情況有利于增強行業對于國內玉米采購的決心。
總的來看,在全球通脹和進口不暢以及國內需求相對較好的背景下,預期短期內玉米將延續強勢格局。
成品糧
一、面粉
全省糧油市場價格監測數據顯示,本周我省集貿市場面粉(富強粉,25公斤/袋)平均批發價為1.94元/斤,與上周持平,較去年同期上漲0.23元/斤,漲幅13.45%;平均零售價為2.04元/斤,較上周下降0.01元/斤,降幅0.49%,較去年同期上漲0.24元/斤,漲幅13.33%。
本周我省重點超市面粉(富強粉,10公斤/袋)五得利品牌平均零售價為2.65元/斤,較上周下降0.01元/斤,批發市場面粉(富強粉,25公斤/袋)五得利品牌平均批發價為1.89元/斤,較上周持平。
本周我省面粉價格保持平穩運行,受近期原糧價格持續走高推動,面粉價格呈現上行趨勢,企業盈利空間增大,市場反映目前走貨情況較為平穩。不過由于面粉行業產能過剩,市場競爭激烈,企業對面粉調價的態度謹慎。10月26日,保定定州地區20-30粉1.85元/斤,40粉1.82元/斤,60粉1.77元/斤;唐山豐南地區60粉1.80元/斤;石家莊無極地區30粉1.80元/斤,60粉1.76元/斤;石家莊藁城地區20粉1.86元/斤,50粉1.81元/斤,60粉1.77元/斤;邢臺任澤地區20粉1.88元/斤,30粉1.84元/斤。
本周麩皮價格繼續保持強勢,快速增加的飼用需求為麩皮價格上漲提供了動力,尤其是蛋白粕、豬肉價格持續走高,更是為麩皮行情走高打開了空間。10月26日,滄州肅寧、邢臺任澤、保定定州地區麩皮1.21元/斤;唐山豐南、石家莊無極地區麩皮1.24元/斤。
預計短期內我省面粉價格將以平穩運行為主。
二、大米
全省糧油市場價格監測數據顯示,本周我省集貿市場東北圓粒粳米(25公斤裝)平均批發價為2.48元/斤,較上周持平,較去年同期下降0.05元/斤,降幅1.98%;平均零售價為2.61元/斤,較上周持平,較去年同期下降0.06元/斤,降幅2.25%。
從本周報價看,承德、張家口、衡水批發均價偏高,在2.60-2.72元/斤之間,其他地區批發價在2.31-2.59元/斤之間。大中型超市金龍魚大米平均零售價為3.89元/斤,較上周下跌0.03元/斤,重點批發市場大米平均批發價格為2.40元/斤,較上周下跌0.01元/斤。
本周我省大米價格平穩運行,影響后期價格走勢的主要因素具體分析如下:
一是新糧集中上市,北方圓粒大米報價平穩,粳米市場報價小幅波動。截止至本周,黑龍江圓粒大米主流報價在1.80元/斤附近徘徊,報價區間多在1.78-1.82元/斤,長粒大米報價多在2.20元/斤。造成此現象的主要原因:第一,長粒稻價漲勢過猛,米企當前采購謹慎,米業加工倒掛,米價上漲動力不足,因此維持在2.20元/斤的位置。第二,米企原糧的庫存成本不一致,部分米企前期低價位的采購量較大,那么成本自然在低位,為了保證大米走貨順暢,在市場保持高競爭力,大米報價保持平穩。
二是秈米走貨滯緩,米價上漲乏力。自新季作物上市以來,新米購銷始終不溫不火,走貨速度較慢,即便秈稻價格持續沖高,低價位持續補漲,疊加晚稻品質有所好轉,都無法扭轉米市的狀態。截至今日,本月秈米報價未出現明顯上調,僅僅零星出現穩中有漲的情況,多是防止倒掛而不得不調價。因此從終端需求以及秈稻價格的支撐力度來看,秈米價格或是上調無望。
三是糯稻貨源異常緊俏,糯米購銷陷入僵持。今年全國糯稻種植面積大幅縮減,當前東北產區原糧已經在1.70-1.78元/斤,并且還在持續走高,向1.80元/斤靠攏,糯米購銷本就處于寡淡階段,疊加稻價支撐,部分米企持續上調糯米價格,上調幅度多在0.05-0.10元/斤,而下游對此高價很難接受,這無疑讓糯米購銷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總體來看,米市終端需求不佳,米價上調動力不足,但是黑龍江長粒大米走勢可能略有不同,畢竟稻價支撐較為強勢,后市價格或將恢復常態且小幅上調。
三、豆油(小包裝)
全省糧油市場價格監測數據顯示,本周我省集貿市場豆油(小包裝5L/桶)平均批發價格為6.38元/斤,較上周下跌0.01元/斤,較去年同期上漲0.80元/斤,漲幅14.34%;平均零售價格為6.88元/斤,較上周下跌0.02元/斤,較去年同期上漲0.81元/斤,漲幅13.34%。
本周我省超市豆油(金龍魚,小包裝5L/桶)平均零售價格為7.20元/斤,較上周上漲0.01元/斤;批發市場豆油(小包裝5L/桶)平均批發價格為6.22元/斤,較上周上漲0.08元/斤。
期貨市場:周四,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大豆期貨收盤互有漲跌,呈現近強遠弱的態勢,其中基準期約收高0.1%,因為大豆需求改善。截至收盤,大豆期貨上漲0.50美分到下跌2.75美分不等,其中成交最活躍的1月期約交易區間在13.89美元到14.05美元。早盤基準期約一度創下10月14日以來的最高水平14.05美元。
分析后期影響國內豆油市場的主要因素:
一是國產大豆方面,隨著國產大豆上市量增加,大型集團陸續開秤收購,根據品種、水分和品質等差異,以質論價,優質優價特征明顯。近期東北部分地區發生疫情,影響大豆購銷,加之部分大型集團下調新豆收購價格,各方貿易主體購銷心態較為謹慎。由于今年地租和農資等生產成本漲幅較大,當前價格低于農民心理預期,惜售情緒較濃,新豆購銷市場并不是特別活躍。雖然新季大豆價格有所回落,但整體仍處于歷史高位,大豆食用消費需求仍受抑制。
二是進口大豆方面,夏季期間,受壓榨利潤虧損影響,我國大豆加工商放慢了大豆進口。由于美國天氣干旱,密西西比河的水位過低,也制約了美國的大豆出口前景,加劇了供應緊張態勢。我國的大豆進口量約占到全球大豆貿易的60%。國內供應短缺也導致山東和廣東的豆粕現貨價格漲至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水平。不過隨著壓榨利潤恢復,我國加快了大豆采購力度,預計將有更多的大豆運往我國。
三是豆粕方面,主要油廠和貿易商豆粕價格較昨日普遍上漲了20-100元不等,主要是受美豆止跌反彈提振影響,連豆粕期貨大幅上漲并站上4100元大關,給國內貿易商帶來了心理支撐。華北、東北價格出現了明顯上漲。
總體來看,預計短期內國內豆油價格將有所下跌。
花生油(小包裝)
全省糧油市場價格監測數據顯示,本周我省集貿市場花生油(小包裝5L/桶)平均批發價格為14.23元/斤,較上周上漲0.03元/斤,較去年同期上漲0.02元/斤,漲幅0.14%;平均零售價格為15.15元/斤,與上周持平,較去年同期上漲0.13元/斤,漲幅0.87%。
本周我省超市花生油(魯花,小包裝5L/桶)平均零售價格為17.31元/斤,較上周下跌0.19元/斤。批發市場花生油(小包裝5L/桶)平均批發價格為14.42元/斤,較上周下跌0.54元/斤。
分析后期影響花生油市場的主要因素:
一是魯花油廠發布通知,工廠開始全面收購,但價格以及標準待定,對產地實際花生交易暫時未出現明顯影響。河南、河北產區農戶手中貨源有限,觀望心態較重,價格穩弱維持。東北產區花生整體交易稍顯弱勢,局部產區小日本、白沙實際成交價格繼續穩中偏弱調整,整體成交以質論價。二是河北灤縣產區花生上貨量不多,客戶拿貨積極性也偏低,主流行情清淡,價格沒有明顯變動。目前308新花生通果價格在3.70元/斤左右,308花生通貨米價格在5.10-5.15元/斤。小日本通果價格在3.70元/斤左右,小日本通米價格在5.10元/斤左右。
總體來看,預計近期花生油價格將維持平穩運行。